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99节(2 / 3)

加入书签

候电视台根本没版权。好多台是用卫星锅接收了港台的节目,然后将v直接拿过来用的。

没人因此跟内地台吵架的原因在于广电系统本身就是教练运动员两手抓,自己监管自己,怎么可能因为版权的事为难自己。另一点就是,这些点歌台节目的确起到了传播歌曲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专辑销量。同样获了利的音像公司自然也就不在此事上纠结了。

反正纠结了也等于白纠结,毫无意义。

周秋萍提醒胡经理:“你专门找个人做这事吧,你们得成立一个部门负责拍摄v。不要想着省小钱,想挣大钱就得舍得投资。不要觉得一个江州台的点歌节目最多只能传播一个城市。点歌台节目几乎零成本,做起来非常简单,而且获利丰厚。过不了几个月,其他台都会有样学样的。到那个时候,他们需要大量歌曲的v来满足点歌需求。如果你这边能供应得上,那个传播效果,绝对的大买卖。”

胡经理听的一时心动,一时心疼,倒有些拿不准主意了,只在嘴上回应:“知道了,知道了。”

周秋萍可不敢放心,万一这人葛郎台上身,觉得不花钱才是正理,那可真白白丧失了良机。

她挂了胡经理的电话,直接打给黄山,说了点歌台的事儿:“要是有合适的赶紧弄起来。我估计差不多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扩散开来。现在靠卡拉ok的视盘能撑一段时间,后面肯定不行。今年引进台湾磁带发行的公司,估计不少。到时候大家的选择会越来越多人。”

黄山痛并快乐着,忍不住抱怨:“你怎么不先跟我们商量下呢?突然间上新节目。”

周秋萍也不想这么仓促,纯粹是被形势给逼的,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如果不上新节目,她跟电视台的香火情估计会一点点的熄灭,对她更不友好。

她耿直的很:“全国电视台多了去,又不是都由我来定节目。中央台都开始播放v了,全国这么多音像公司,争着拍v的会越来越多,谁都不可能等你的。你也别跟胡经理磨叽了,让他掏钱等于要了他的命。如果他不配合的话,我们自己来,把他当成发行方就行了。”

花小钱甚至不花钱办事儿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一辈人的骨髓中,想要扭转人家的想法很难,勉强不了就算了吧。

黄山在港台歌坛的人面广,在心中扒拉了一圈,就已经有了方向。他不打算炒冷饭,跟着《潮—来自台湾的歌声》和其他音像公司争抢引进的歌手磁带,他准备另辟蹊径,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作品。

这边挂了电话,桌子上的饭菜已经撤掉了,放上了老式奶油蛋糕。

青青和星星催促奶奶赶紧许愿,然后吹蜡烛吃蛋糕。

现在大家都流行这样过生日。

青青又大声念:“高女士生日快乐。”

然后困惑地歪歪小脑袋,“奶奶为什么没名字呢?”

高女士叹气,下意识地摸孙女的脑袋:“你们命好哦,生下来就有名字。奶奶没名字的,没人给奶奶起名字。”

女人上不了族谱,继承不了家产,就跟不存在一样。

青青奇怪:“那奶奶为什么不自己起名字?我们都给自己起名字的。”

她说的是幼儿园玩家家酒,小朋友们都重新给自己起的名字,好角色扮演。

高女士一愣:“自己起名字?”

其他人纷纷点头,对呀,就是自己起名字。

周秋萍还跟她解释:“你现在想改名字的话,直接拿户口本去派出所就能办了。你想叫啥名就叫啥名,这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

到现在为止,阿妈的户籍资料上写的还是周高氏。

因为这时代还没实行实名制,不需要身份证买车票,甚至去银行存钱,你也不需要身份证。加上高女士不会写名字,所以大家根本没意识到不方便。

如果不是小孙女儿特别追着问,高女士自己大概永远想不到这一茬。

余成趁机道:“阿妈,那干脆改了呗。你想叫啥名?明天咱就改了去。”

高女士开始犯愁了,她要叫个啥名字呢?哎哟,太奇怪了,居然自己给自己起名。

送上门的猪队友(捉虫)

大家伙儿都来了精神, 开始帮忙出主意,到底起个啥名字好?

这时代流行起单字,比方说张伟、王芳之类的属于在街上喊一声, 可以有10来个人回头的名字。

众人觉得这样太潦草, 都自己起名字了,那必须得有寓意, 饱含了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期待。

但凡事最害怕的就是寓意二字, 一下子升华了,这名字就愈发难起。

曹敏莉翻出了一本,原本是给青青小朋友准备的《唐诗三百首》,试图从这上面寻找出雅致的名字。

像高女士这样出生在三四十年代的人,要么没名字,要么就随便起名, 要么就起得特别雅致。她认识一位老人家叫苏望亭, 看到名字就觉得人家跟从古诗词里走出来的一样。

曹敏莉自己的名字就起的普通又潦草, 现在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