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47节(2 / 3)

加入书签

别的话题。

周秋萍倒是冲他笑了笑:“厂长你别着急,心急吃不上热豆腐。这涉及到民族的事儿,必须得谨慎对待,不是普通的市场。再说,这么冷的天,也盖不了房子了。等等吧,现在急不来。”

后面要不要在这儿建个大巴扎?一个取决于乌鲁木齐市政府是不是鼎力支持。这种大市场工程,政府不点头的话,根本不用谈。第二个取决于她在股市能挣多少钱。再好的规划,没钱一切都白搭。

周秋萍还跟人画饼:“乌鲁木齐是您的地盘啊,你要跟人搞合作,不能光出土地,还要搞清楚政策。大家都清楚,政策不是光写在纸上的,有明规则还有潜规则。除了本地人谁搞得清楚啊。到时候你把我们框进来了,完了钱砸进去了,房子都盖起来了,上面一句不合规则,是违建,直接推成平地。我们找谁讲理去?这个跟政府的沟通工作,除了你还是你,你不做没人能做。港商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这么坑。”

厂长面红耳赤,矢口否认:“哪有,什么时候坑钱了?那都是给挣钱的。”

周秋萍只呵呵。地方政府坑投资人的钱的事太多了,30年后都没断过。所以经常有投资不过某某某之说。这个某某某,东南西北都有。难听点讲,宁可信世上有鬼,也别信领导那张忽悠的嘴。

偏偏八十九十年代是典型的人治大于法治的时代,一个领导就能决定一地的成败。

厂长被呵的没话说了,只好自己主动找台阶下:“行,我去问问,绝对不会坑你们。”

周秋萍甜甜地笑:“那我们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张国富感觉自己要跟周经理好好学,同样是拒绝人,人家愣是叫人找不出理由挑不是,还得自我反省是不是太过分了。

他们准备出去时,张国富接到了老白的电话:“好歹给我带一口啊,我这五个人,你看着来吧。”

张国富气得直骂:“天大的事啊,你打我大哥大!”

他这砖头一样的大哥大花了整整三万块!要不是卢振军说联系他不方便,硬逼着他拿手上,他真舍不得,打电话接电话一样贵的要死。

老白却不理会他:“不跟你废话,别耽误我挣钱。”

说着就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气得张国富拎着一堆烤包子千层饼上去找人时,还很想将羊肉汤砸他脸上。

老白可没空照顾他的情绪,白老板太忙了。作为整个乌鲁木齐都赫赫有名的外贸商人,他就是块活招牌。

现在,他的大本营转移到了商贸城,就连白嫂子都把新华市场的摊位交给给她打工的亲戚照应,过来给老白搭手,不然实在忙不过来。伙计毕竟是伙计,不比老板这种能拍板的人。,

就是今天上午,周秋萍他们过来的时候,俩口子忙着招呼中亚的客户,都没顾上跟他们说话。

现在瞧见人,白嫂子就一个劲儿抱歉:“等晚上啊,晚上,晚上去我们家吃好的,千万把肚子空着。”

周秋萍他们笑着答应,也没继续跟着卢振军在商贸城逛,而是先去找铺面了。

之前说要开快餐店,她只是为了稳住马拉特脱口而出。说完之后却觉得这想法完全可行。十块钱一份餐对绝大部分国人来说昂贵,对这里的商贩来讲却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他们不在乎多掏点钱尝鲜。而来来往往的顾客又确保了有足够多的人来满足好奇心。

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初规划商贸城时大家都没想这么多,以至于她现在想开店,已经没地方留给她用了,唯有另外寻找合适的铺面。

曹敏莉也要找地方,她之前就隐约有念头要把艾森服装开到乌鲁木齐来。去年秋天她子啊这里见识到的繁荣与热闹,让她看好乌鲁木齐的商业地位。

这次再来商贸城,瞧见来来往往的客商,她的念头就更强烈了,她需要把艾森推过来。

在没有铺天盖地的房产中介的时代,找合适的铺面当真不容易。

两人结伴,带上苏珊和朱莉外加余成,以及张国富派给他们的一个工程兵,开始看地方。

因为念头兴起的仓促,他们能挑选的余地也有限。合适的位置地方小,地方大的位置又偏了。几人跑了一下午,到了八点钟天黑,也没找到心仪的位置。

好在大家也清楚好铺位可遇不可求,失望归失望,情绪倒还好。

那个叫小海的工程兵挺不好意思的,一边给他们开车,一边保证:“等明年春天暖和了,我们再盖房子。你们想什么样的就盖成什么样。”

周秋萍倒是好奇了句:“那你们到明年春天前准备干什么?有活吗?”

小海摇头:“我不晓得,没听张队长说。估计要么卢总带我们出国干活去,要么我们就暂时留在商贸城帮忙。”

卢振军如果要人的话,那应该就是那位据说来头很大的官二代了,后者在东欧做房地产,也许需要熟练工干活。

不过周秋萍他们同样没听他提起,倒也不清楚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计划。

小海去过老白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