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郑局长打破砂锅夏清荷想起丈夫(1 / 2)

加入书签

“娘,你自己也要想开一点,要是三妹在的话,看到你这个样子,心里面该有多难受啊!”夏清荷道。

“傻闺女,娘心里有数,可身不由己啊!”

“大娘,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还您一个公道,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查清楚。案子的事情,交给我们去办,您把自己的身体调养好,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活着的人还要面对以后的日子。”郑峰是想安慰老人,他知道,仅凭这几句话,是不会有多大的作用的。

“张所长,你们到堂屋去坐吧!我不碍事的,我心里面清楚着呢?等天好了,我是该起床走动走动了。”

夏老师和夏清荷的脸上放松了许多,郑峰的话还是有作用的。

大家回到堂屋。

夏清荷从桌子下面搬出一个火盆,从厨房搬来了半框木柴,框里面还有一些木炭。

清荷点着了火盆里面的火,待放上木炭之后,将堂屋的门掩上。

大家围坐在火盆周围。

不一会,夏清荷端着一个茶盘走了进来,同志们一边烤火,一边喝茶,心里面暖暖的。

夏老师认为老太婆的精气神还多了,原因是昨天晚上谢迎华就来跟他们说了地区公安局要重查此案的消息。谢迎华是昨天晚上七点钟左右到夏家堡来的。

夏老师和夏清荷都说,一九七三年春节,谢迎华来拜年的时候,夏家人就劝谢迎华再找一个可意的女人结婚生子。夏老师之所以主动提出来,有四个原因:第一,一个女婿半个儿,那谢迎华无论在结婚前,还是在结婚后,都对夏清莲的父母非常孝顺,完全抵得上一个儿子;第二,谢迎华曾经是夏老师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夏老师教的,正是基于对谢迎华的了解,才答应谢家人提亲的;第三,谢家一直把子嗣当做头等重要的大事,既然清莲已经不在了,过分沉浸在失妻的痛苦里面已无必要;第四,那谢有仁和夏老师是多年的朋友,谢家人上门提亲,夏老师不好薄谢有仁的面子。

“夏老师,您的女儿比谢迎华小很多,我们昨天已经见过了谢迎华,他的身体好像有些缺陷,你们怎么会把女儿许给谢家呢?”郑峰和李云帆在昨天晚上睡觉之前,曾经议论过谢迎华和夏清莲的婚姻,这是在见过谢迎华之后,议论的背景仅仅是谢迎华和夏清莲在年龄上悬殊太大和谢迎华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今天,当两个人看到夏清荷之后,这方面的疑虑就不是一般的疑虑了。

“这桩婚事确实有点缺憾。”夏老师神情有些忧伤。

夏老师的话进一步证实了郑峰和李云帆的疑虑。

“夏老师,有什么缺憾呢?”

“当时,我爹生病住院,住院费是谢迎华出的。”夏清莲道。

“这是不是说,夏清莲和谢迎华的结合并不是一桩你情我愿的婚姻了?”

“郑局长,您说的不错。”

“您的女儿清莲是否同意这门婚事?”

“她是不愿意。”

夏老师的话更证实了郑峰和李云帆的判断。这次到沙河来,从表面上看,两起失踪案确实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两起颇为类似的失踪竟然没有查出任何线索,所以,郑峰和李云帆不得不认真审视这两起失踪案,在进驻沙河镇之前,郑峰和李云帆就已经想到了这一步,在谢、夏两家,郑峰之所以提出一些和案子似乎毫无关联的问题,大概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吧!郑峰和李云帆的想法是,只要是和当事人有关的生活细节,都应该纳入同志们思考的范围,把这些纷繁复杂,杂乱无章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汇集在一起,也许就能从两起失踪中看出一些门道和玄机来。

“咳……咳……咳咳……咳……咳”屋子里面传来了老人的咳嗽声。

郑峰望了望李云帆:“夏老师,您的女儿清莲在嫁给谢迎华之前,有没有心上人呢?”

“这……这不可能。”

夏清荷从桌子上拿起水瓶,往同志们的茶杯里面添了一点水,其实,几个人的茶杯里面的水还没有动。

夏老师用火钳拨了拨火盆里面的木炭,又往里面夹了几块木炭:“我们夏家在夏家堡……在沙河地区是有姓有名的人家,虽然不是什么有头有脸的人家,但七村八庄,绝不会有人说咱们夏家的不是,咱们是有规矩的人家,绝不会做出脚踩两只船的事情来。”

夏老师的一番辩解到让郑峰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些问题。

李云帆也听出来了。但这个话题只能谈到这里了。

“夏老师,我们听说,夏清莲结婚不久,就怀有身孕。”

“你们是听誰说的呢?”

“是谢迎华的母亲无意之中说出来的。”

“郑局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你们是不是怀疑,小女在和谢迎华结婚之前和别的男人有染,那谢家没有跟你们说清莲肚子里面的孩子是谢迎华的吗?”

“那是自然,如果不是谢迎华的孩子,谢迎华的母亲也不会跟我们讲。”郑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