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八章 林海盘龙城终建成(2 / 3)

加入书签

顺水送情,如果以后与和何进小儿等起了冲突,也好有些助力!”

原来是张让和郭盛两人对着糜竺送来的大礼商量对策呢。

洛阳城北边一座府前,停了糜竺的马车。此刻糜竺正在府里的前堂等待着主人的到来。看着主人挂在中堂的书法,书法是刻用半片竹子上的。书法洞达竹内犹如神力,和自己公子的书法可有一比。

不一会,一清铄老人从然而至,老人已生白发,额眉微皱见到糜竺问道“吾和先生不曾相识,不知糜先生到此何干?”来人正是闻名于大汉的大儒蔡邕蔡侍郎。

蔡邕,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蔡侍郎,糜竺乃受我家公子所托而来,我家公子乃荆州人士,姓王名廷,字子昌。公子素闻蔡侍郎文采书法于世,乃托我给侍郎送上一薄礼和所做诗词,望侍郎给予指点也。”

说完也不等蔡邕说话,把放到桌子上的包裹打开,里边是王廷送的书籍和一些书法。

“这是……”

此刻蔡邕老人家已是两眼含泪,激动异常。“这是用新纸做的书籍啊!”

“我汉得此书,如神临之助,圣学盛也!”古人对文房用品自是从骨子里,从心底里喜欢,更何况这是什么啊,是用纸做的书。书页和王廷平常用来书法用的不同,加厚了些,更加不容易撕碎和易于保存。

“不知此书其价几何啊?”蔡邕激动的问道。

“此书现在价贵,但公子说,待得时日,必让我汉家百姓人尽买得起,学有所书!”

老人又拿起王廷送给他的书法,王廷的书法和他的不同,他的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王廷的是前世的草书,同样也是力透纸背,但偏磅礴大气,集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民、为往圣续绝学,开万世之太平”之句。

“好文好字啊,观这位公子所书定是位洒脱之辈。看书之语句,此公子背负大善之才啊!只是我与那公子素未谋面,不知缘何送如此贵重之物与伯喈?”

“不知侍郎可注意那((华夏识字拼音谱))之册,乃我家公子为便于世人学习汉文所创。我公子立有大誓,言为我天下学子整理一部((华夏汉文大字典))。汇天下汉文之全、出处、讲解等,为学子学业做一部集百家之大成之作。

我家公子虽有此志,奈何一人之力终有穷,加上俗世缠身,不得专研之,故委托糜竺来请侍郎以为助!

侍郎如今虽身在朝堂,除为皇帝具文之外,不与宦官、外戚等合污而保自清。亦无助朝堂之力,何不安身立名,从旁为我大汉留一神学!”

“此事非同小可,糜竺先生可否容伯喈思之,三日后给先生答复可好?”这个决定虽然是吸引人,可也不是那么容易让蔡邕这么快下定决心的。

“既如此,糜竺先告别侍郎,三日后定当上门拜访!”

送走糜竺后,蔡邕回到大堂。

此刻一妙龄女子正站在大堂桌前仔细欣赏着糜竺送来之物。看此女不过十六岁左右,该女真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端的是如仙子一般。

“我儿如何到来?你观此公子所赠书籍和书法如何?”来女竟然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留名青史。

“父亲,此公子乃大汉少年文采第一人,取出赠父亲任何一物都可名动天下!刚才父亲和糜竺所言女儿已经在外听到。正如那糜竺所言,如今朝堂弭乱,父亲不得重用,空有拳拳报国志。不如几日后上表朝廷,辞去闲官专心此志,如若能成,定不弱朝堂之志也!”

蔡文姬的话一下子将蔡邕还留着一丝在朝堂上的想法给去掉了。

“我儿此话甚合吾意,只是你与那卫家已有婚约,我们此番一去,以后岂不为我儿增加跋涉之苦!”

“父亲,女儿之事怎可比此等大事,女儿也早闻此王廷公子大名,如今有多少学生前往荆地访学求文,女儿也借此随父亲结识此大才之人,当不负此生!”

“好,既然我儿也有此意,几日后我便上表辞呈,携我儿前往。不过还要和诸位学生告别,顺便也给卫家留书一封,以免误会!”

洛阳的事暂且不说,回到荆州王廷的龙城。

今天是四月份,龙城的山门终于建设完成了,巍峨的大城立在两座山之间,城高三十几米,城上几层综合办公楼,斜顶红瓦,真是好一座雄关。

办公区内的全是纯天然地板铺设,除了没有前世的电子办公设备外,其他的一个不少,窗户的镶嵌着王廷让人打磨的水平的水晶,阳光透过窗户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