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抚仙湖畔定新策(2 / 3)

加入书签

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华夏向西扩大出一倍有余。

以上三次的开疆阔土之时,朝代都是鼎盛最盛的时刻!

现在这些老夫子赶上了,就是现在让他们死,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去。这是每个文臣武将心中最大的梦,是他们最为之前赴后继所为的事。

死又何妨,死亦有轻重,死亦有所值,死亦有所取。

看到这样的结果他们四人能不激动吗,此刻什么大儒,什么地位身份,都他娘的滚一边去吧。反正都要把心里的激动和高兴尽情的发泄出来,让因大汉动乱而无力回天的无奈释放出来。

人到最高兴的时候为何要哭呢?

看着四个激动异常的老人王廷突然想起这个和眼前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来。

高兴归高兴,王廷知道郭嘉他们的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郭嘉他们是要继续征讨下去的,新地盘又是需要强有力看守的。

说是尽皆归顺,保不齐那天这些地方颇有心计的人见自己驻军薄弱,暗中组织捣乱就不美了。

他在替郭嘉思考减轻他们压力的办法,也想着一个既保持强有力的控制又来能让他们尽快脱身重新投入新征途的办法。自己可不能老是当甩手掌柜的,郭嘉占领的地盘不都是自己的吗。

“诸公莫再感怀了!帮子昌想一办法如何?”王廷一时半会还真是没有好办法,看着眼前的老夫子突然清醒。这里不是有现成的智谋团吗,真是傻了,竟然忘记了。

“何事还让子昌寻计于我等?”四人嚓干眼泪问道,这么大好的局面还有啥问题啊?

王廷知道刚才他们都兴奋过度了,大脑短路一时肯定也没想到这些。

他随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让他们结合当地的形式和龙城的现状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问题交出去了,王廷踱着小步走到了湖边。

王降和王愫倆人是第二次下湖了,上次一下就是二十几天,出来后就画了湖中看到的情形。

让王廷意外的是,湖底的宫殿规模太大了,竟然能居住上万人的规模。而且还有一处建筑竟然是金子塔和罗马斗兽场式的建筑。

同时,下边还有许多男女尸首倾立水中,随着水流的推动而晃动,如同活人一般。

除了这些,王廷重点让她们寻找的神鼎和什么通仙路一点头绪也没有。

至于为什么这么久才出来,王降说这里边很好玩,到处象迷宫一样。

对丫头的话,王廷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谁让自己还没有能力长时间呆在水里呢,反正也没有急事,就当游山玩水旅游吧。

当然下去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带上来,大量的青铜器特别是一些精美的,王降和王愫还是顺手拿出来了,其中就有一个青铜巨书。

书是用薄薄的青铜装订成的,在水下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被腐蚀,王廷知道滇国本身以制造青铜闻名,不备腐蚀肯定是加了一些稀有材料的缘故。

这些天左慈和娄子伯就干这事了,两人研究,娄琪负责记录。

“子昌!”正当王廷面对湖水思绪乱飞的时候,身后帐篷内传来喊叫自己的声音。

“可是诸公想出应对之策?”王廷进到大帐内问道。

“子昌啊子昌,我等替你思策,你可会逃闲!你看我们几个老家伙想出来的计谋可合你之意!”庞德公说着把一张纸递给王廷。

看着王廷认真观看的时候,庞德公几人都微笑不语。

他们跟着王廷在龙城教学都好几年了,没想到区区几年的时间,龙城已经在王廷的管理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带给这变化的眼前少年,已经变的异常的成熟,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天地间都在此子掌握中。轻挥间,天下便定。

老夫子的建议才真正的让王廷眼前一亮,真是太好了,这样的政策才是最让自己放心的,而且把郭嘉等人极快的脱身而出。

首先让回来的船派出新的大军组成驻防部队,把郭嘉他们替代出来。

其次从新平定的地区征收大量的新军,到别处随郭嘉等人开疆攻防,攻打下来后异地驻防,在新平定之地稳定后其家人也将跟着迁移。这样让新站几地的百姓互相参杂混居,减弱不测之事的发生。

还要从各地抽调善理民政之人,带领学院的学子们前去管理,按照龙城各地成功的经验加以安抚当地的百姓。其中就是要大量的启用普通的百姓参政议政,这样让他们更加的容进这个不可改变的大局中来,这点到和郭嘉想到一处了。

最后因以上几岛原理本岛,要在各地建立直接听命于龙城的海军部队,代替龙城监管当地驻军,形成海军、当地驻军和行政上三足互相监督之政,最大程度上避免远而无法控制之局的发生。

“好啊!诸公此策可为子昌解了大难题了!走,他们应该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