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2 / 3)
人而违天下人?”
说得那么多,其实没用。
“唐寅怎么样了?”
“寿宁伯已将起送出了府,现在由书院胡大夫诊治,性命无大碍,但会试是赶不上了。”
朝廷也不可能为了这件事,而推迟会试的日期。
“外面的情况如何?”
刘健回道:“眼下还好,但如果朝廷迟迟不给出回应,臣恐引发众怒、致使大乱。乙未科会试近在眼前,若朝廷装作无事一般如期举行的话……殿下,一人尚可欺,万民如何欺啊?”
“啧。”朱厚照也觉得麻烦,“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父皇静养多日,身体刚刚好转些,他们就闹出这样的乱子!”
太子的态度他们也都看得到。实在是这事儿涉及皇后,太子没办法。
于是乎,这群老头儿仍不放弃,收拾收拾又准备去乾清宫,朱厚照拦都拦不住。
他没办法,为了和毛语文所谋划的事不扯上关系,他只能表现成不准备对寿宁伯和建昌伯怎样的态度。
而到了下午的时候,
刘瑾来报,说寿宁伯和建昌伯秘密的从府里出来,准备要到东宫来了。
“他们还有脸来找我?!”朱厚照当即开始生气,掐着腰指道:“叫他们来!”
还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虽说人还没到,但来的用意,朱厚照一听就想到了。这个节骨眼,他们会能想要什么?求情呗!
但是,张鹤龄和张延龄真的跪下来开始哭诉求饶的时候,
朱厚照的心灵还是被冲击了一下,
怎么会有这么不知廉耻的人!
张鹤龄哭嚎着说:“殿下,我和延龄都知道错了,我们本来就想小小的教训他一顿,没有想过要把那个唐寅打断了手呀!现在朝中的大臣、京里的士子都要将我们置于死地,听皇后娘娘说,大臣们都大胆到要去逼迫圣上了!殿下,看在我们是你舅舅的份上,请帮我们想想办法,要不……要不去陛下那边说说,千万不能让陛下答应了群臣的谏言呐殿下!”
“闭嘴!”朱厚照厉声喝道,听这两人哭,他脑袋瓜子都疼,“小小的教训一顿?这叫小小的教训一顿?还不是你们平日里纵容家奴惯了,使得他们胆大包天,最终才惹出了这个乱子!”
他也不管什么舅舅不舅舅了。
而且早就已经对他们心生不满,眼下更不会再忍,“寿宁伯、建昌伯,弘治十一年,本宫就在这里打了你们二十军棍,本宫说过什么来着?若是你们还不加管教,将来必有大祸!那一顿教训本意是为了救你们,可你们呢?回去之后有反思半分吗?怕是都在心里冤着本宫不念血缘之情吧?!如今有了这样的大祸,竟然还敢到东宫求情?”
“你们以为皇帝是什么?太子是什么?朝廷又是什么?是你们张家的私器、玩物?是护着你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帮凶吗?!”
太子的话向刀子一样,一把一把的扔在他们身上。
张鹤龄和张延龄本不想来,可那是皇后的意思,反正总归是碰一碰,万一呢。
但说到底也没想到,太子的话会这么严厉,听起来就恨不得要杀了他们似的。
张延龄心中本就委屈,他反正不知天高地厚,还倔呢,说:“若不是那唐伯虎当街辱我兄弟二人,我又怎么会去找他麻烦?现在外面都说我们捅破了天,殿下也说我们惹了大祸,可天是谁?是陛下,怎么会是那群举人?这事儿最初的起因在哪儿?是他唐伯虎,又不是我们先去找他们麻烦的。殿下若愿救我们,就救。不愿救我们,我们就去求皇后娘娘。又何必拿那些道理来压我们?孰对孰错,皇后娘娘那边自会还我们兄弟二人一个说法。”
朱厚照杀心大动,
张延龄最后的意思,就是说你别扯淡了,我们去坤宁宫,到坤宁宫自会有说法。
什么叫有说法?就是说你太子也得听皇后的!
“建昌伯!你不要命了吗?”刘瑾脸色大变,这都弘治十二年了,怎么还有这样的笨蛋要这样惹东宫的这位主子。
说起来,张鹤龄和他也是一丘之貉,智商差不多的货色,这个时候你拦一下弟弟不是?但他没有,就在那一句话也不说。
说明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臣当然不是不要命,但臣哪句话讲得不对?难道不是他唐伯虎先辱我们的吗?”
朱厚照再也忍不住了,“你们做的那些事,难道还要人夸你们不成?去年在紫禁城都敢调戏宫女,出了这里,欺压百姓、抢占民田,做了那么多的恶事,唐伯虎哪一句话说的假了?”
张鹤龄一听也懂了,这他娘的还求什么情,来求骂的吧?
“殿下既然这么说,那便是对我们这两个当舅舅的早有不满了。今日是臣和建昌伯不对,我们不该来此处,徒增殿下不快。”
“不送!”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朱厚照更加坚定了对毛语文的嘱咐。
他回身坐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