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3节(2 / 3)

加入书签

“多亏了爱卿用心,否则半年时间,哪有这样的进展?现在看来货币改革之势已成,虽然还有未尽之事,但也不影响大局了。只待过渡期一过,朝廷宣布所有旧钱非法,便能大功告成。”

张璁微微一笑,“都是陛下运筹帷幄,百官同心用力,老臣不敢居功。”

“你有功无功,朕不糊涂的。这次改革成功以后,中央银行要关注好不同地方的物价,说起来复杂,但民以食为天,主要是关注好各省粮价。有一个基本的经济原理,经济活动是需要货币的,极端的说,若是京师内一块银元也没有。那银元的价格必然昂贵,高价难求。

如此一来,正常的经济活动会受到影响,甚至会逼得百姓再次铸造私钱了。

粮价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标准也不难,再高不能让一个普通的工人半个月的工钱买不起一个月的粮米,再低,不能让种粮的百姓一年辛苦到头来还饿肚子。”

张璁点点头,“陛下圣明,正要如此,百姓才能过活。”

“眼下总之还有南洋诸国的国内市场可以流通我们的钱币,可以适度多铸一些投向市场。日本的银矿出来的白银也不要直接作为官银去花了,一部分运到京师来贮存。新钱币之所以能让人信服,朝廷是承诺了可以兑换成白银的。

现在还没有集中兑换的情况,但要做好准备。经受住一次大的考验,新钱币才算真正立住了脚。另外一部分,看看能不能送到南洋和朝鲜,朕并没有强制他们只使用我们的新钱币。”

当初明约签订的时候,这一条看起来是天朝上国‘比较讲理’,甚至不少朝中的大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实际上的坑在这里埋着呢。

都他么只认新钱,那大明挖出来的白银干什么用?

什么都买不到的白银还是钱么?

至于说去西方买东西,朱厚照还未曾考虑过,他们有什么值得买?土地吗?

张璁反应了一下,这个‘坑’他是懂了,但有一个疑惑,

“陛下,我大明物阜民丰,去南洋和朝鲜又能求购什么?”

“什么都没有,还有奴隶嘛。”

就现在人类的道德层次,给一个国王一些银子,他能自己主动抓些子民拿出去卖。

对于大明来说,这些奴隶很有用。

比如一些重大的工程,就可以用。

其实财富聚集没多么深奥的道理,说到底就是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

“爱卿,你不觉得大明太大,但道路却不通畅嘛?前些日子科学院发明出了一种水泥材料,有了这个东西,修出来的路就好多了。但似这种工程,往往需要征调民夫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朕可不想犯了隋炀帝的错误。”

隋炀帝这人,李唐当然说他一万个不好,以此来获得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但隋炀帝真正犯的错误不是道德上如何如何,而是使用民力实在太过分了,修运河,征朝鲜,天下民夫基本被他用尽了,经济整个崩溃。

现在水泥出来了,朱厚照当然准备大干快上,但是咱们这种国土面积,稍微上个项目,所需要的人就得几十万。

如果换成国外奴隶的话就好多了,不仅便宜,而且这些人不是大明人,没有起事的基础。

“陛下所虑甚远,老臣钦佩。”

朱厚照叹气一声,“不想不行。老大帝国总是有这样的困境。你瞧,开个大朝会都得提前近半年。总是道路不畅,这要是新疆有战事,朝廷也容易反应不及。”

“如此,这也算是件大事了。”

“那是当然,朕计划用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若是朕……嗣皇帝也要接着完成。”

首先是主要的大城市之间肯定要连接的。这是为了经济。

另外就是一些军事重镇也要连接,这是为了安全。

但东部平原还好说,一些山区真的是麻烦了。

二十年,这都还是往少了说的。

“父皇必定是能够长命百岁的。”一直不讲话的载壡忽然出声。

朱厚照开玩笑的说,“是,五殿下发了话,想来是没人敢不听的。”

“噗。”尤址忍不住偷笑出声。

“好了,张阁老,你这份奏疏很好,朕心中有数了。至于后面说的,等到大朝会的时候再详细议吧。”

修路的事情,朱厚照是计划将它作为一个议题来讨论的。

还有一个绝大的议题,就是商税,朝廷要开征了。

这个考虑和先前他去不夜城有关,当今天下的商人很富了,朝廷收一点税不会对他们的实力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会抑制商业发展。

另外就是此次货币改革之后,朝廷铁拳余威犹在,估计也能容易些。

在此之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倒是一直在做。

比如说,所有经营的企业都要在少府企业官制司注册,并领取自己的经营许可证和独有编号。

没有许可证和编号而经营,这就是违法,伪造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