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节(2 / 3)
事……”
再试这一次吧。
“幼安”,陈蒨微微苦笑,轻声道,“生离死别奈何天。”
辛弃疾默然。
他本以为自己对早有预感的事会很平静,然而真到了这个关头,却依旧觉得心如刀割。
“朕不能清醒太久”,陈蒨像是回光返照一般,忽而握住了他的手,“……我在等你来商讨遗诏。”
与其说是遗诏,倒莫如说是帝国未来的祖制与国策,将会代代传承下去。
辛弃疾指尖微微颤抖,一条一条地写着他们早已敲定好的最终决策,这个过程很长,陈蒨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弱,好在多年的默契让辛弃疾明白了他所有的未尽之意,最后一笔落下,已然日暮西沉。
一切都寂静下来,陈蒨面色沉静地躺在榻上,殿内门窗紧闭,昏暗幽深,烧着很旺的炉火,极目所见唯有殿顶的昏暗一角。
可他的目光却像是透过了这一层穹顶,悠悠地望向了千里万里,家国天下,蓦然轻声道:“如此江山。”
相见时难,别亦难。
又喃喃道:“如此一生,已是无憾了。”
辛弃疾的泪水滴落下来,心想怎么会无憾呢,你还没有亲眼见太多自己亲手缔造的盛世啊。
那只手在他的掌心逐渐变得冰冷,又过了很久很久,当他再度推开门的时候,忽觉脸上一凉。
天地间飘摇着今冬的第一场飞雪,茫茫一片素白。
吴明彻等众臣都垂眸立在廊下,飞雪落满身,犹如缟素衣裳,惶惑的情绪在众人间蔓延,开国之君中道薨逝,众人皆觉得天塌了一般,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辛弃疾抬袖拂过脸颊,再抬头时,已然恢复了平静坚定的神色。
慌乱中的众人见他身影挺拔,仿佛沧海横流中的擎天一柱,忽而就有了主心骨,眸中焕发出新光彩。
人群自动为他让出一条道来,辛弃疾穿过层层叠叠的人墙,走向了陈婺华,他所扶立的未来君王。
天嘉二十三年,陈蒨驾崩,庙号太祖高皇帝,归葬永宁陵。陈婺华即位,改元天康,以次年为天康元年。
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守成之主,秉承天嘉遗风,深化改革,重视民生,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拓展至最巅峰,亦是一个盛大的治世。
是年新春,在万人空巷的欢庆中,女帝送走了她的老师。
“先生即将远行,从此一别永别,再次相见唯有名姓同入青史,您可还有什么话要赠予朕?”她微微哽咽地发问。
辛弃疾道:“万事须思于民有利,于生计有利,于疆土有利,民为天下主,君为天下客。”
“你已经做到很好了”,他告诉自己的弟子,“往后千秋万载,各有各传奇。”
……
辛弃疾离开了副本失控,带着一丝怅然,回归刘宋帝国。
“欢迎归来”,刘裕为他举办了极为热情的接风洗尘,檀道济、岳云等小伙伴们也少不得拉住他盘问,都热情地凑过来聊天,各种乱七八糟的话题乱飞。
酒过三巡,众人笑闹不已,辛弃疾总算心情好转,不由举杯感叹道:“还是回家的感觉好。”
“看你这么高兴,朕也就放心了”,刘裕笑着拍了拍他的肩,随后手一挥,一大串宫人鱼贯而入,每人怀中都抱着厚厚一叠纸张,堆积如山。
辛弃疾陡然心生一股不祥的预感:“陛下,这是?”
刘裕微笑道:“幼安啊,你离开了这么久,书院欠缺的课程易安都给你记着呢,等会别忘了把作业补上。”
宋祖陛下是不会承认自己确有一些捉弄人的奇怪趣味的,他期待这一幕已经很久了,辛弃疾听完之后的表情果然很精彩!
望着眼前一叠叠根本见不到底的作业,辛弃疾:“……”
哦豁,现在随机开一个新副本溜走还能行吗。
【作者有话说】
写到这里,茜茜的副本圆满结束,本文的正文部分也就告一段落啦!
接下来会写一些非常简短的番外,大家有什么想看的吗?我选几个写。
a正史中的xx穿越(or 灵魂互换)到本文时空的经历
b秀宁在后唐称帝的经历
c郑森森攻打荷兰称霸西欧的经历
d宋祖陛下搞一通大事的经历
e王导带着幼年司马绍在靖康年间暴揍徽钦二帝的经历
f ______(自由填空)
番外一
“先生, 菜菜,捞捞,这题能再加十五分, 算我及格吗。”
“先生,这成绩单非得给家长签字不可么,我怕我父皇一怒之下打死我qaq”
“廷益老师, 等会你会和我们一起去大明参加笛卡尔老师的西方哲学与数学课吗?有没有相关书籍提前给大家看一下?”
“听说「西方哲学与数学课」不算分, 也就是说怎么闹腾都不会影响最终成绩,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