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1节(1 / 2)

加入书签

但都快一年了,都没人。

直到听说,新廪生是纪元。

这点大家并不意外,纪元的入学成绩好,考上第一堂,在第一堂的月考成绩也好。

是他很正常。

这秀才也做好搬家的准备,正在四处寻住处。

说不好听的,他连栖岩寺都住不起,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乡试了。

谁料殷博士跟他说,纪元不住这,让他安心住下,还有每天的伙食他也可以领。

还说反正有个名额,不要白不要,还不如让他去吃。

至于纪元?

他跟好友们吃面吃习惯了。

而且他还有不少钱呢!

这点面钱算什么!

所以秀才饭都没吃,直接冲了过来感谢纪元。

“咱们都是贫苦书生,肯定要相互照顾的。”纪元随口道,“总之,好好考试,说不定明年乡试,你也会离开这。”

秀才苦涩笑笑。

他确实要离开,但是哪种离开方式,就不知道了。

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感谢纪元帮他,以后有机会,自己一定会报答的。

再三感谢下,秀才才离开,他不能浪费纪元给他的饭食名额。

乡试,乡试近了。

明年又是乡试年了。

提到这,小面摊所有书生齐齐叹口气。

吃饭吧,吃完饭就去复习!

他们可没纪元那样的勇气,说自己明年就能考上举人!

他们不行的!

真的不行啊!

一时间,明年该有的乡试年气氛,今年就出现了。

三年一次的乡试,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一说乡试, 纪元其实还经历过。

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虽然当时自己因为年纪并不能参加,可还是知道那会府学的模样。

所有人都在努力。

最终能考上的, 不过几十个。

欢喜, 忧愁, 几乎在同一时间迸发。

但不管什么结果, 所有人都要接受。

化远三十六年,建孟府岁考之前,第一堂的学生还要再经历一次月考。

前三堂的月考基本很准时。

从无一次疏漏。

批改出来的成绩也是又快又好。

但今年最后一次月考的试卷,却并非由一堂教官来改。

只见一个穿着进士公服的大人走进来,这位是有官职的,平时就在府衙任职。

临近乡试, 才会把他调过来,专门给考生们辅导。

至于,为什么是他?

自然因为他在会试里,考了二甲十九名。

这也是足以傲人的成绩了。

他面容严肃, 接受众人的拜见, 随后一言不发, 等着看学生们月考的文章。

除了他之外,第二堂,第三堂,也都有进士学究辅导。

更别说,今年他们的殷掌印,更是二甲十二名。

不出意外的话, 明年发下来的课薄里, 就会给这些进士学究们排课次。

这会过来,也是亮个相, 让大家明白接下来大半年里,大家要面对什么。

进士学究走进来,第一眼就找到纪元,见他已经在做题,不再多说。

最后一次月考。

考题让不少人都头疼。

《周易》里面的句子。

周易也称易经,都说是五经之首,并非说要头一个学,而是说地位高,更难懂。

“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意思是,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保持平衡,从而让世间万物茁壮成长。

天的非凡就是在凌驾万物之上,让天下安宁。

此话倒是有趣。

若说按照书上分析,自然要看下一句是什么。

而下一句,就是很多人熟悉的那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似乎解释了为什么说,天的非凡之处,就是凌驾万物。

因为天的运行刚健有力,人也应该学习。

按照原文来说,似乎只是强调天地自行运作,以及人要学习的精神。

可只看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似乎又可以为皇权解释。

最通俗地讲,皇上自封为天子,那拍马屁的人用这句话。

自然可以解读为,您是天子啊,您的非凡之处,就是可以凌驾万物之上,这才能让天下安宁。

所以,出题人是怎么想的。

是想以君子以自强不息解释。

还是用来捧皇权?

换作之前,纪元也不会考虑。

但如今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明白儒学有无数空子可以钻。

便是孔子本人,也是信奉复周礼,信奉“尊尊”,就是把人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