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2 / 3)
我就想知道,这个条约一出来,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衡玉原本是坐在旁边看书的,闻言合上书籍,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冷哂道:“仅凭美苏英三个国家,就妄图彻底决定全球未来的尖端武器格局?”
“我们没有签过字的合约,就是一张废纸。这种非国际性的合约,大家就当个笑话听听就好,反正我们该研究的还是要研究。”
“时至今日,华国的原子弹引爆已经是势在必然的事情——”
衡玉微微一笑。
“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阻止我们了。”
第二天,衡玉带领实验小组驱车深入金银滩,在金银滩一处人烟荒芜的地方进行轰炸实验。
为了节省驱车来回的时间,他们带齐了帐篷和各种生活物资,整整在这里待了两个月的时间。原子弹正式组装前的原理性试验进行到尾声,衡玉他们这个实验小组在一次次的试爆中,逐渐摸索出了核武器试爆的正确答案。
等他们终于从这个地方回到研制基地,衡玉还没来得及跳下军卡,已经有人气喘吁吁冲到她的面前。
“奚先生。”
来人右手叉腰,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在衡玉疑惑的目光下,对方声音悲怆:“奚先生,请节哀。”
与国诉情衷41
在外奔波足足两个月, 承受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和日夜骤变的温度,衡玉的身体早已有些撑不住。听到对方那句“请节哀”,一时之间, 衡玉的反应慢了好几拍,才愣愣听懂这句话背后代表着什么。
节哀。
节什么哀?
她安静与来人对视, 然后, 听到对方继续道:“郭弘义先生,已于昨天下午在兰州基地医院病逝。他逝去之前, 曾托人给你拍了封电报, 向你交接工作, 请你接任为华国核武器项目第一负责人。”
衡玉缓慢地、稍显吃力地眨了眨眼睛。
密如鸦羽的睫毛垂落又掀起,一抹晶莹的流光自她那漆黑的眼瞳里流逝而过。
——那位如师如父的先生,那位支撑着华国核武器工程、永远走在最前列的科学家, 倒下来了吗?
沉默片刻,衡玉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想去看电报。”
=====
两天前。
甘肃。
某基地医院。
浑浑噩噩,醒而复晕,郭弘义已经在这间病房里躺了整整一个月时间。
窗明几净的病房里,阳光从敞开的窗户里透照进来, 洒落在郭弘义那苍老的脸上。
他缓缓睁开了眼睛。
抬手摸了摸氧气罩, 郭弘义痛苦地闭了闭眼睛。
“老先生, 您醒了?”年轻的护士端着药水进来,声音惊喜,“我扶您坐起来吧。”
几分钟后,在郭弘义的要求下,他吊着药水被搀扶到轮椅上坐着, 护士小心将轮椅推到了窗边。
坐在阳光底下, 郭弘义能更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苍老——皱巴巴而没有血色的手背, 枯瘦的腿,以及越来越艰难的呼吸。
也许人之将死,都会对自己的死期有种冥冥的预料。
郭弘义安静地想着:他这些年基本没进过医院,这回进来,怕是再也没办法醒着出去了。
他又有些悲伤地想着:他出不去了。他看不到原子弹引爆的盛况了。
眼皮耷拉下来,才刚刚清醒不到二十分钟,郭弘义又觉得困意上涌。这一刻,他无比清楚地意识到,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好在前些天,他就已经把自己要交代的事情交代得差不多了,不用担心自己死不瞑目。
那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光,他要做什么?郭弘义想了想,突然微微弯了弯唇角。
他打算写一封家书。
写给衡玉。
“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溘然长逝了。”
“不过,请你不必为我忧伤。我生于华夏民族最动荡颠沛的年代,见证风雨苦难,等到了华国的统一与崛起,已经比我的父辈要幸运诸多。”
打开那封非常长的电报。
透着白底黑字,衡玉耳畔隐约响起郭弘义的声音。
苍老的,虚弱的,也是温柔的。像是一位谆谆教诲她的师长。
“我累了。”
“对,你没听错,我累了。这句话啊,早在很多很多年前我就想说了,但是我怕影响你们的士气,不敢说,也不能说,就硬是憋着一口气撑到了今天。”
“那天我在浓缩铀厂里督工,清点机器数据,身体直直倒下去时,我竟然有了种奇异的轻松——孩子,我可以休息了。”
郭弘义在口述出这几句话时,朝他的助手露出腼腆的、局促的笑容,似乎是很不好意思让她听到自己的‘逃兵之语’。助手紧紧压住喉间的哽咽,快笔疾书,为已经虚弱得握不住笔的这位先生书写家书。
“在病房里昏睡了几天,把我这十几年里缺的觉都睡回来了,偶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