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样板房(1 / 2)

加入书签

鲁一缺,南城门广场应该是不错的地方吧?”李唐山问道。

“您问这个做什么?”鲁一缺不解道。

“李唐山想在南城门广场盖一栋干栏式的屋子,把样板房就建在那边。”李唐山说。

“您确定要过去住吗?晚上南城门沼泽边可有狼、老虎出没。”鲁一缺道。

“嗯,我李唐山会怕狼?。”李唐山说。

“南城门本来就是东江边上比较荒凉的地界,还属于沼泽湿地,你在那里盖屋子也不会有人打扰你。蚊虫那些也多,你体现你的房子优越性呢?”鲁一缺道。

李唐山笑了笑,伸手掏出钱袋道:“没关系,明天您找人帮我一起过去盖房吧,再帮我置办点生活用品放在竹屋里面。山人自有妙计,哈哈哈!”

鲁一缺看着李唐山手中的钱袋,叹息了一声道:“李大人,您是一个好人啊。”

鲁一缺没有推脱,收下了钱袋,并且承诺明天会多发动一些人帮忙。

李唐山跟梅娟聊了一会之后便早早睡下了,一夜无语。

第二天早晨,李唐山被屋外吵吵闹闹的声音给弄醒了。

李唐山起床推门出去后,鲁一缺带领几五十多口子的老少爷们妇女儿童们全都来了。

“鲁一缺,这是怎么回事?”李唐山问道。

“大家听说干活管顿饱饭,而且还有半个铜币拿,都过来报名了。”鲁一缺说。

李唐山咽了一口唾沫,看着眼前这些期待的眼神,心中无语道:“这劳动力也实在太廉价了吧。”

鲁一缺,安排了可靠的人拿着钱袋架着马车去西市去购买大米和生活用品去了。

李唐山嘱托买东西的人再多买些猪肉,算是给乡民们加餐补充营养。

这个小市民们极少尝过肉腥味,听闻李唐山买猪肉给他们吃,自然是欢呼雀跃不止。

浩浩荡荡五十多口人,不论男女老少纷纷跟着一起朝南城门进发而去。

市民们不用招呼便自己拿着工具干起活来了。男人们就地取材砍伐竹子和木材,女人帮着归拢整理,顺便她们找来一些植物纤维做起了绳子。

鲁一缺统筹在场的人高效分工干活,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市民们热火朝天的在这边盖干栏式竹屋,李唐山则溜到一边整理起脑海中的如何让屋子宣传出来,。

昨晚番禺县的县令任嚣收到了一封信,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希望李唐山去番禺接任他,李唐山推荐赵佗去任嚣做助理。

位于县城东北部的港口昨晚发生了一起打斗事件,双方使用的是火箭。

李唐山整理整理脑子太多里面的各种信息,龙川城处于比较关键的时期,尽快把干样式的房屋建好。赵佗一去番禺可能就不会再回龙川,那么下面还要很多事情就要自己准备好,理清思路的李唐山,回去准备帮鲁一缺他们干活。

李唐山见了几个为了怎么在沼泽地下桩的事情争论起来,鲁一缺见李唐山回来,立即走过去。

“李大人,让您见笑了。”鲁一缺十分尴尬道。

李唐山摆了摆手,说:“没什么,大家继续忙活就好。”

大家最后以鲁一缺的建议为本,整栋竹屋也不用搭建的很大,因此进度十分快。

一上午的时间还没用完,按照高脚楼模式搭建的竹屋底部就已经完成了。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整栋竹屋在黄昏时就已经彻底搭建完成了。

竹屋底部悬空,用来防范虫鼠,四边和中心用结实的木头做支撑,门口有上下的台阶。

内部是一整个大空间,鲁一缺他们对房屋似乎没有什么分间概念,李唐山要鲁一缺明后天按当初自己和他商量结果来做好内部的装修。

李唐山回忆起西南苗族的吊脚楼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

一座三层小竹楼的外观完工不多久,出去购买大米和日常用品的人已经回来了。

整整两袋的稻米足够填饱这里所有人的肚子,最令人兴奋的还是他们买回来的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猪肉。

几个女人帮李唐山把日常用品搬了进去,归置了起来。

这些东西无非是一些锅碗瓢盆,铺盖被褥,也算齐全,完全可以一家人过舒服的日子。

其他人忙活着开始准备起晚饭来,大家忙活了一天也就为了等这一顿饱饭。

鲁一缺清算了一下,连带着人工费总共才花掉了三十枚铜币,还剩下九十枚铜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