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搁在从前,手里有二十两银子已经算是很多了。
可现在跟以前不同,府城里的开销大,加上相公读书,要是不赶紧做点小生意回回本,恐怕就只能依靠着每个月火锅铺子的盈利来供他们在府城的开销了。
这火锅铺子毕竟开在县城,如果他们急需要用钱,还得回县城拿,一时半会是来不及的。
可若是他们在府城里做个小生意挣点钱,那这钱是每天都能见到的,用着也更方便。
“嗯,你看着办就行。只是我最近每天早上去书院上学,家里关于门面房的事,就得清清多劳心了。”
陆清赶紧摇头,“不劳心,我好着呢。相公你就放心读书,家里的事有我呢。”
陆清越想越高兴,仿佛很快就能把这门面生意做起来了。
不过转头他又想到一件事,有些忧心的问道:“相公,我记得之前在火锅铺子的时候,你有说过,读书人是不能经商的。咱们要是在这儿开个门面做生意,是不是不行?要不咱们也把这生意挂在家里人头上?”
宋声刚好把这碗稀饭喝完,刚要起身再盛一碗,听到陆清这么问,说道:“不用,咱们这不是正经开铺子,跟县城那个不一样。”
“咱们这只是一间小小的门面,就跟街头那些摆摊的差不多,不属于正经生意,没必要把这个挂家里人的名头。”
陆清一听又高兴了,仰着个笑脸道:“那就好!这样还省事了,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两个人吃过晚饭之后,陆清把灶房麻利的收拾了一遍,然后就回了屋里。
宋声把今天那张契书交给了他,让他收起来放好。等到明天把钱一付,就能拿到房子的地契了。
虽然今天花了一笔不小的钱,但现在的房子已经属于他们了,花的钱以后还可以再挣,虽然心疼,但买了房。小两口都很高兴,他们也算是在府城安家的人了。
晚上早早上床之后,宋声没忍住,还是要了陆清一次。只是顾忌着明天还要上早课,不敢太过分,草草结束之后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宋声吃过早饭之后就去书院上学了,而陆清收拾完灶房之后也出门了。
他可是一直惦记着相公说的房子地契的事,把银子带上,就径直去了牙行。
(捉虫)
牙行早上开门很早, 陆清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人了。
昨天那个牙人等着宋声今天过来交钱,一早店里一开门就过来了。
陆清说明来意之后,他赶紧迎了上去, 笑眯眯的把钱收下,然后立了个收据。
因为都是事先谈好的, 中间也没出什么幺蛾子, 两个人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子的地契,这事就算完成了。
陆清把钱给出去的时候很心痛,一共二百一十两银子,对于他们这个小家来说是一笔庞大的钱, 也不知何时才能挣回来。
不过看到这房契, 他心里又有点高兴。如今他们也算是在府城置办了产业了, 就是放在村子里,说起来那也是有面子的。
不光是宋家村, 就连上西村, 也没几家能够在府城里置办房子的。
拿着房契出了牙行, 陆清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一趟集市。
城西的集市鱼龙混杂,不光有卖东西的,还有各种招工的。
陆清这次过来就是为了找两个泥瓦匠,帮忙把灶房连着的这两间房子打通,弄一个正经的门面出来。
来集市上蹲点儿等着主家来挑选帮工的人有不少, 都是附近几个村子里的, 现在还不到能玩的时候, 到城里集市上蹲点儿做工, 多少能赚一些补贴家用。
不过也不是每次都运气很好能找到活干,有时候蹲个大半天都没遇见来找人干活的。
又或者碰上来人挑选干活的, 但这里蹲着的人多,能被挑选上也要看运气了。
陆清在乔家巷住了小半年,多少也知道集市的这头可以找帮工。不过今天他要找的是泥瓦匠,村里人会干泥瓦匠的不少,但是在集市上蹲点的这些人,就不一定每个人都会。
于是陆清过去之后,看到大概有十几个人在旁边蹲着,全都穿的粗布麻衣,旁边连个招牌都没挂,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蹲点的人都是来找活干的。
陆清过去之后先整体打量了一下这里的人,然后问道:“你们里面有人会干泥瓦匠吗?”
他这话一问出口,有五六个人都站了起来,争着回答:“我我我,我可以!”
陆清看了一眼他们几个人,说道:“工钱是一天二十文钱,只是需要赶工,所以包中午一顿饭。”
来找人的基本上都会先说一下工钱和管不管饭,不然人家跟着你回去干活了,最后工钱没说好,人家不乐意干,那就白找了。
陆清是打听过之后给的价,是城里面一般不是什么复杂的泥瓦匠的活,大概都是二十文钱一天。
陆清想让他们干快一点,把门面房尽快弄好,就加了一顿饭,中午他们可以在这里吃饭,反□